



深圳,福州,嘉兴……近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作为国家指定的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与中国电科共同构建的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从城市运行管理到数据创新孵化,再到惠民服务,中国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的整体解决方案,正在成为三个城市在“互联网+”时代的共性发展动力。
打造智慧城市标杆模式
智慧城市是一个跨系统交互的复杂巨系统,是“系统的系统”,其规划、设计与建设工作具有较高的综合复杂性,关键是要有成熟的顶层设计连接起总体规划和具体建设。
中国电科以顶层设计为牵引,汇聚集团内外各优势资源为用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以集成交付的手段,汇聚集团内外各优势资源为用户提供平台产品、系统集成、项目运营等一揽子服务。当前已完成深圳、福州、嘉兴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搭建起三个标杆市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框架。与此同时,还制定深圳福田区、北京大兴、深圳宝安区、重庆九龙坡区等区县的顶层设计方案。专家及业界评价,中国电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具有可复制性。
在开展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业务的过程中,中国电科注重通过收集客户、市场需求,不断迭代改进自身的方法、思路,形成各类模板资源,将丰富的新型智慧城市行业经验向客户推广,形成可复制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助推新型智慧城市行业繁荣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电科形成了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通用参考资源,通用参考资源是对深圳、福州、嘉兴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经验总结,通过对顶层设计的过程梳理及核心理念的总结,为开展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提供指导和参考内容。
中国电科还参与编制《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国家标准。通过参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标准》制定,有助于统一和规范各机构在开展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时的相关要求,明确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概念范畴、内容范围、实现过程,有利于指导各机构开展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建设工作。
形成新型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电科改变传统智慧城市同构化的建设思路,坚持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化和多样化。为此,中国电科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路径,即抓顶设、创机制、建平台、做运营、促生态。
抓顶设就是紧密结合城市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现状基础,统筹考虑体制机制变革和系统体系建设,切实规划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蓝图,通过顶层设计为每个城市量体裁衣,实现一城一策和分级分类,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定目标、定边界、定内容、定约束,指导各部门各区的统筹建设。
创机制是指创新推进机制,成立领导小组,一把手挂帅,企业参与,下设推进办公室;创新运行机制针对城市条块分割现状,提出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定义条块协同的规则,流程以及协同预案,破解条块协同难问题;创新建设机制,要从传统的政府自建自营模式向政府主导,政企合作建设运营模式转变。
建平台是从统筹政府、企业和公众需求,构建城市一体化统一平台(包括城市大数据中心、城市运营管理平台、开源创新平台和网络安全平台),统筹建设为城市打造一个开放创新信息环境,通过开放接口支撑企业、公众和政府应用创新,打造政府引导、企业主力、市民参与的新型智慧城市全员参与、迭代演进的生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开放共享和三融五跨。
做运营是指智慧城市建设不是一个工程,而是一个过程,需要社会化的运营服务保障智慧城市建设迭代演进和持续升级。同时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软硬件不断更新、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因此只有政企合作,以企业化运营服务的方式才能保证平台的持续优化升级,不断采用新技术适应体制机制创新,保障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工程化思维和内生动力自我演进。
促生态是指新型智慧城市促生态建设的核心是带动生态建设和促进生态建设,带动生态建设包括带动人文生态、经济生态、治理生态、宜居生态和服务生态等建设,促进城市多元生态协同发展;促进生态建设就是要以激发企业和公众的参与积极性为核心,通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创新、合作机制创新等,带动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事业中。
中国电科的新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在各实施城市得到了较高评价。在深圳、福州等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顶层设计方案评审会上,评审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电科的通用功能平台、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等重点项目与‘功能整合’‘打通信息壁垒’的要求吻合,项目选择合理,实施路径清晰,显示了国内最高水平。
运营管理中心让城市真智慧
中国电科将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作为集城市大数据运营、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应急协同指挥等功能于一体,技术、业务、数据高度融合的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综合协同管理和服务平台,是城市运行管理的“大脑”和“中枢”。
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工程,将建设城市大数据支撑平台、日常综合管理平台和应急协同指挥平台,汇聚政府和社会数据资源,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态势预测、事件预警和决策支持,提高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指挥能力,形成“平战结合”的运行管理新模式,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营管理中心将充分利用超算中心的计算资源,接入电子政务资源中心等信息中心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接入电信运营商、基础设施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社会数据,形成城市大数据。
以全国第一个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深圳市城市运营管理中心为例,当前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已接入数据总量200亿条,涉及深圳10个区、59家市直机关、1823万人口的数据,资源目录共2899类,信息指标项达81463个,目前还有大量数据正在协调接入中。
与此同时,最大化发挥数据价值,建设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深圳市政府各类服务和应用,结合电子证照和场景化服务,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统一入口并面向公众提供服务,推出一款能够统一城市所有办事入口的“一键通全城”APP,让老百姓实现办事只跑一次腿甚至不跑腿。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安全等方面均实现相关应用。
从方案到实践的快速落地
当前,中国电科在深圳、福州、嘉兴等地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正有序推进。
中国电科在完成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项目顶层设计、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投入使用的基础上,与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签署了新型智慧城市全面感知体系研究课题项目平台集成重点项目上,公安视频三期、智慧福田、第三代应急指挥平台等均按计划推进。福州市提出了相应重点建设内容,并先后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的审议。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已在市政府专题会原则通过。嘉兴市完成顶层设计,完成嘉兴双中心详细设计、完成城运中心招标工作并开始实施。与嘉兴市智慧办合作建立城市综合运行管理中心和城市大数据中心,并完成与大数据中心数据化服务和业务流程的技术细节对接。
同时,与其他城市的合作也在不断推进。与重庆市九龙坡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同步编制顶层设计,筹划建立两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分中心,并推动九龙坡区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尽快立项。与北京大兴区就大兴总体规划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开展问卷调研和实地走访,形成智慧大兴总体规划方案V1.0版,并将启动政务公共服务平台与运营管理中心论证。参与智慧雄安建设方案设计,将作为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进行发布,参与智慧雄安标准体系建设方案编制。下一步将制定智慧雄安建设标准草案。同时在西藏、通州等地,也均有新型智慧城市项目落地。
以产业联盟打造新型智慧城市行业生态
独木不成林。中国电科认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化工程,单纯依靠自身力量无益于智慧城市整体发展。由此,由中国电科倡导成立的企业联盟——“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企业联盟”应运而生。中国电科携手华为、中兴、腾讯等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发起成立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企业联盟,汇聚国内外高端智慧和优势资源,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当前,联盟内成员单位数量达到七十余家。
中国电科作为联盟的发起者,明确自身聚焦数据汇聚和运营,支撑各联盟成员单位进行数据深度挖掘,开发智慧的产品和服务。鼓励联盟单位相互开放优势资源,构建开源、共享的创新生态,组织联盟单位共同合作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参与试点城市建设,探索新的运营模式与商业模式。联盟逐渐明确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四大核心任务,即专家咨询、标准规范、市场开拓和设计建设。
在专家咨询方面,联盟通过吸收高校、企业、政府的专家、学者等建立专家库。当城市规划和论证需要专家时,联盟可及时从专家库中择优推荐。联盟的专家库已经在深圳、福州、嘉兴等城市顶层设计评审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标准规范方面,联盟开展分级分类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明确新型智慧城市分级分类基本内涵、评价模型和建设指南,形成新型智慧城市分级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建设指南报告。参与编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国家标准;参与相关城市试评估,支撑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报告编制。
在市场开拓方面,中国电科作为联盟的理事长单位,积极开放深圳等试点城市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获得了成员单位的高度认可,通过联盟这个平台形成合力,共创品牌,共同争取国内、国际市场。
在设计建设方面,联盟通过协同创新的机制,把产学研各个环节的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在深圳的顶层设计过程中,还组织与国内外优秀企业进行充分交流,推动联盟成员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