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辉煌,砥砺复兴——电科院团员青年观看电影《长津湖》有感
编者按:那一年,他们鏖战长津湖,埋伏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牺牲后仍然保持准备冲锋的姿势。这一年,我们知道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曾经负重前行。通过观看《长津湖》,电科院团员青年们更加激发出属于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他们用真挚的感言致敬伟大的革命先辈,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马若雯(第一团支部):
《长津湖》让大家更加深刻的理解了那场战争的意义,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守护这美丽的家园,守护这如画的江山。如今的岁月静好,山河太平,是前辈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了万里长城。我们要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
周思昀(第二团支部):
电影《长津湖》以同一家庭三个兄弟为主角,生动的展开了长津湖战役时期,我军的奉献与牺牲精神,最终取得了长津湖战役的胜利。大哥的牺牲,二哥的坚毅,三弟的一腔热血,代表了抗美援朝时期普通百姓心系党和国家。电影中我国制空权的缺失尤其引发我的感慨,今日的祖国已经强大,我们的人民依旧满怀热血,不忘曾经的弱小与落后,为国家而奋斗!
王志浩(第三团支部):
当今的青年人要拿出干事创业的激情与热情,扎根沃土向上生长,学习抗美援朝的奋斗精神,汲取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赓续红色血脉,真正做到爱国爱企爱家!
邓子睿(第四团支部):
看完电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中,1081高地上的志愿军官兵坚守阵地,全连以俯卧战壕的战斗姿势牺牲,成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连美国的敌人军官都敬礼致敬,这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的体现,这是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为我们后辈换来的和平,我们要铭记于心!
杨桐(第五团支部):
心在颤抖,人在震撼。凭借着万丈豪情,以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一次次向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发起冲锋,杀出了中国军人令敌闻风丧胆的威风!这样的战士,这样的军队,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是所有军人的骄傲,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王媛(第六团支部):
影片在陈述历史,在直抒回忆,虽然电影不及现实的十分之一,但这些历史与回忆在70年后的我们眼中却成为浴血奋战的英勇及无尽闪烁的光荣,感谢先辈们用鲜血守卫的土地和用性命博来的幸福,祖国也如他们所愿日益强大,何其幸运生于中国。
段希冉(第七团支部):
看了爱国主义电影《长津湖》,我深受震撼。电影中有一句台词,一位抗美援朝的战士说,我们要打这场仗,就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可以不用打仗。今日的和平生活是先烈们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换来的。没有棉衣,战士们在冰天雪地中硬挺着,没有热饭,战士们拿着冻土豆谦让着,没有武器,战士们与敌人肉搏着......这一部电影,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紧迫性,更为生动地体会到了战争的现实与残酷,没有他们的冲锋陷阵,就没有今天的和平美好,英雄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王玉(第八团支部):
以前只知道“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是多么的经典霸气。知道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是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击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扭转了战场形势,打出了我国的军威及国威。可是脑海里对“如何艰苦”是没有太多概念的。长津湖的上映,让我深深触动,原来艰苦是“白色”的,雪山埋忠骨,战绩铭古今,“冰雕连”的称号实质名归。
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我想如果信仰有颜色的话,那一定是“中国红”。
黄振(第九团总支):
看完长津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突然想起来一句话:宁做太平犬,不当乱世人。今天的太平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来之不易,更值得我们去珍惜。想想当年为了中国,志愿军们付出了多少鲜血,才获得了今天的和平。然而敌人亡我之心不死,现在仍然四处挑起战争。必要时候我们可以向革命先辈学习,保卫中国领土,为促进中国统一和平做贡献。当然,也要脚踏实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途,只要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为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相信:中国必将和平统一,五星红旗永远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