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丨服务型机关就藏在每天的工作里——从一次凌晨5点的下班说开去
7月的北京颇有些苦热,院办公室负责用印管理的朱悦这天在凌晨5点下班回家,反倒感受到了这个夏天有些珍贵的微凉。回到家,朱悦感到加班的“后劲”,给标书盖了一晚上章的胳膊甚至有些形成了肌肉记忆,微微有些颤抖。前一天晚上,为了紧急完成某项目加起来十几万页的标书用印,朱悦从白天干到了凌晨5点。在她看来,这只是负责用印管理值班时最普通不过的一个工作片段。
(正在工作的朱悦、马莹莹)
在院OA下方的值班信息一栏中,院办公室的值班人员信息每周都会更新,他们是由院办公室陈龙、马莹莹、朱悦、田雪松组成的院印章管理值班组。只要有用印需求,当周值班的人员就必须无条件保障到位,不论是节假日正陪着孩子在延庆游玩,还是深夜凌晨正在睡梦中,当周值班就代表要24小时待命,一个用印电话就要立刻赶到院里保障用印需求。
马莹莹对一次保障任务印象深刻,轮到那周值班的她忽然在下班后接到某所的紧急用印需求,要在第二天早上7点前完成标书用印,确保赶得上8点的投标。接到这通紧急电话后,家住丰台的马莹莹当天晚上3点40从家出发,按时赶到单位,与业务部门的同志一起完成了每本标书的用印,同业务一线的同志携手打了一场投标的大胜仗。
当笔者感叹于他们工作的辛苦与付出时,他们却淡然一笑,表示这不过是自己分内的工作,关键是自己管着这摊事,不能影响院里投标。
电科院高质量发展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小“服务员”
许多深刻的道理就藏在这些看似寻常的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朱悦们用随时响应、无条件保障服务好院里每份合同的合法合规签订、服务好每份标书的按时报出,但其实在实现电科院高质量发展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小“服务员”。
每个单位正常运转都肯定离不开要履行相应管理职能的部门,一个集体要实现既定目标也肯定要有内部分工。有的人运筹谋划、组织协调的事情干得多,有的人具体执行、操作落地的事情干得多,但各个部门之间、集体中的每个个体间,彼此只有为实现共同目标的分工不同,绝不应该有庸俗的所谓“上下高低”之别。就像在一个要攻坚拔寨的战斗队伍里,司令很重要,参谋班子很关键,战士很宝贵。要实现打胜仗的目标,这三者缺一不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命运与共。在实现电科院高质量发展的这个共同目标前,每个电科院人不论处在哪个机关、不论是什么行政级别,都是“一个兵”,要同在技术攻坚、业务发展、市场开拓的“战壕营垒”里摸爬滚打、赢取胜利。
日常工作“怎么干”的背后反映出来的都是“怎么看”的问题
机关作风怎么样关键在领导干部带头好不好。干工作究竟是更关心当上这个“处长”、那个“主任”,还是一心只想老老实实把工作干好?遇到急难险重任务究竟是“一级批给一级办”,还是能够一竿子插到底,“一级带着一级干”?……这些问题的答案有了,改进作风的重点就明了,朝着建设服务型机关就又更进了一步。
建设服务型机关要靠发自内心的自觉
自院党委提出建设服务型机关的要求以来,院里也有机关部门积极寻求改进工作的方法,渴望对建设服务型机关有更具体的指导,给服务型机关画出一个“标准相”。但其实建设服务型机关既不遥远也不抽象更不复杂,最需要的并不是形式上的完满、制度上的硬性约束,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它就藏在你下一个批的流程里、发布的下一个通知里、解答一线疑惑的下一通电话里…
朱悦们还在为下次值班时的紧急预约用印电话时刻准备着,就让服务型机关的新风一点点吹起来,点滴雕塑出电科院高质量发展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