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量子科技向实用化、工程化转化丨苏州量子中心登上《人民日报》
编者按
今天(3月18日)
《人民日报》刊发
《抢抓机遇,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报道
关注多地开展前沿技术攻关
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其中,就专门报道了苏州量子中心
加快量子科技产业发展的生动场景
现转发《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核心阅读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近年来,上海浦东致力于推动细胞和基因技术产业化,江苏苏州加快量子科技向实用化、工程化转化,四川成都将算力优势变为产业发展优势……多地聚焦未来产业,持续开展前沿技术攻关,不断催生新领域新业态新赛道,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江苏苏州——
加快量子科技产业发展
江苏苏州相城区,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的无震精密实验室里,大型显示屏上跳动着数据,科研人员在3台不同配置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前忙碌着。
位于江苏苏州的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内,科研人员在安装量子芯片。
量子科技是江苏重点规划布局的未来产业之一。创新中心作为苏州市及相城区政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四方共建的量子科技创新研发机构,已经成为苏州市系统布局量子科技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起点。创新中心科研总监助理岳寰宇告诉记者,利用量子叠加及量子纠缠的特性,量子计算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使得运算效率更高、能耗更低、应用场景更多元。
近期,创新中心与江苏省内一家银行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基于金融实际应用场景,通过研发适用的量子金融算法软件,在投资组合优化、衍生品定价、风险分析、欺诈检测等方面,显著提升金融投资的智能化水平和金融服务的响应速度。
此外,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也有了保障。位于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量子科技产业园内,80万平方米的启动区将于上半年开工建设。产业园除了支持创新中心在产学研融合上继续发力,还将引入更多相关领域的企业、院所落户,进行量子计算机产业化研发生产。
“下一步,苏州将加快科学研究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抓好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集成创新,依托苏州制造业基础坚实、产业配套完善、创新资源密集等优势,进一步提升量子科技向实用化、工程化转化的效率。”苏州市科技局局长徐积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