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而新 | 参加纪念童志鹏、王小谟同志大会,激动的电科院人这样说……
8月22日,电科院建院四十周年之际,我院举行纪念童志鹏、王小谟同志大会,传承科学家风范、弘扬预警机精神,凝聚砥砺向前的智慧力量。此时此刻,站在新起点上回望历史,是春华秋实的喜庆,更是薪火相传的弦歌。让我们来分享干部职工参会的所思所想,一起聆听大家心中那澎湃的情感音符。
预警机所党总支书记段会杰——
我很高兴全程参加了大会,整个过程都感觉心潮澎湃。两位院士的光辉人生历程,展示了老一辈电科院人为军工电子事业奉献终生的崇高信仰和人生信念,他们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伟大的一生,激励着电科院人为国家的军工事业,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整个活动安排紧凑充实而紧张有序,职工们收获满满,活动在职工中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响!这次活动对正在励精图治、团结奋进,按照院党委“强基固本,转变转型”发展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电科院人来讲,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激励我们每一个电科院人继续不忘初心,接续奋斗。
质量标准处 李承凝——
在建院40周年之际,参加纪念童志鹏、王小谟同志大会,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在“我们走在大路上”的雄浑合唱中,仿佛与前辈们并肩,共绘辉煌篇章。书法展上,那幅“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墨宝,如灯塔照亮心田,提醒我们坚守初心,精益求精。四十而新,不仅是岁月的累积,更是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此刻,我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希望与所有电科院人并肩奋斗,继续书写电科院更加灿烂的明天!
战预所 张泓业——
我是一名刚来到院里的学生,来院之前就听说过童院士和王院士的大名。作为一名演员,我有幸在此次大会的舞台上饰演了一名“青年人”,讲述院过去发展的艰辛困苦和如今取得的辉煌成就。在一次次排练中,反复聆听两位院士的奋斗历程,我深受感动,岁月的磨砺让他们变得坚韧,荆棘的路途无法阻挡前行的脚步,成功的花朵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中悄然绽放。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榜样,年轻人的榜样,科研人的榜样。我甚至想,如果两位院士还在就好了,如果能够和他们握握手,听听他们给我些建议和鼓励就好了。他们的精神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作为电科院的一员,我将永远以他们为偶像,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学习和传承他们的精神,投身国防科技事业。
预警机所 刘洪庆——
电科院辉煌四十年,鼎天下,铸国器,星光熠熠,硕果累累。承担了以预警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生产任务,诞生了以童志鹏、王小谟为代表的科技报国领军人物,何其有幸能投身这样光荣的集体!四十而新,拓产业,建体系,电科院前程远大,未来可期!
军工发展部 刘捷——
回望征途,感恩感动;展望未来,期望期盼;战鼓催征,激情满怀;四十而新,再铸辉煌。
质量标准处集体创作——
建院四秩岁月颂(其一)
逐梦大国之重器,砥砺前行电科人。
坐镇双园中军帐,被甲枕戈涞水营。
满腔热血写春秋,一片丹心照昆仑。
不忘初心强国梦,牢记使命筑长城。
建院四秩岁月颂(其二)
国之大者心中藏,质量如磐不可量。
标准严明彰典范,建院四十谱华章。
矢志报国情未老,岁月悠悠志更刚。
风雨兼程四十载,辉煌再启续荣光。
建院四秩岁月颂(其三)
强国四十载辉煌,质量精优筑栋梁。
科技腾飞云外去,标准严定固金汤。
山河壮丽多才俊,岁月峥嵘志气昂。
四秩春秋歌不尽,再攀高峰谱华章。
建院四秩岁月颂(其四)
国之重器系心间,电子科技展宏篇。
任务系统追日月,星辰大海任驱驰。
四秩春秋风雨路,青年才俊展英姿。
今朝共庆辉煌日,科技强国梦正圆。
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 杨梅——
回望电科院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可谓是筚路蓝缕,星光熠熠。童志鹏院士开拓和奠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王小谟院士开创预警机伟业,为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注入了底气。此次大会上讲到“感谢、感恩、感动”,我们在苏州从事量子事业,也可以用这三个词来形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电科院“三基”工程之一,我们相信,量子事业一定能干好,也一定能干成。
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 倪志刚——
以童志鹏、王小谟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精神让我深为感动,他们为中国国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大会上,看到“量子革命”节目亮相舞台,我更加感到要珍惜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发扬预警机精神,肩负起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铸造大国重器,推动量子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 杨斌——
四十年光阴荏苒,电科院从初创时的几间简陋办公室,发展成今天“一山两水一江”的壮阔事业版图,这不仅是几代科研人辛勤耕耘的成果,更是勇于创新、不懈追求卓越的写照。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深切缅怀王小谟和童志鹏两位院士,他们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刻在电科院的历史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不断前行。
海信院 陈峥乾——
作为院里的一员,能够参加这次意义非凡的大会,我深感荣幸与自豪。童志鹏、王小谟院士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回首建院的四十年,从当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硕果累累,每一步都凝聚着全院党员职工的智慧和汗水。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
子集团军事大数据党总支第三党支部书记陈宇——
8月22日,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我有幸参加文艺汇演活动,看着舞台上追忆两位院士的文艺表演,即使没有经历过那段流金岁月,也深刻感受到了在筚路蓝缕的岁月里,在国外技术钳制和国内经验落后的双重压力下,前辈们开创事业的艰辛与坎坷。但院士们带领着一代代电科人克服了困难,突破了封锁,创造了自己的预警机和综电系统。看今朝,我们站在巨人肩膀上必当勇立潮头,和电科一起再创辉煌。